摘要

  从来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让人深刻体会到“未来已来”的真实含意(或者残酷性)。继ChatGPT横空出世不到四个月,OpenAI公司昨天再次推出能力更加超强的GPT-4,让全世界震惊。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物?未来如何“教与育”?...

  从来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让人深刻体会到“未来已来”的真实含意(或者残酷性)。

  继ChatGPT横空出世不到四个月,OpenAI公司昨天再次推出能力更加超强的GPT-4,让全世界震惊。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物?未来如何“教与育”?为什么“育”才是未来教育的要领?如何从知识到器识,从卓识到共识?对育人者来说,如何深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些都是令所有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的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对育人有着深切体验和积极探索。早在2020年5月31日,杨斌教授与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汉尼斯、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以及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以跨洋连线的方式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什么才是未来教育的要领》的高峰对话。

  围绕未来老师、学校如何做好教、育、学的融会贯通,杨斌教授理念鲜明地提出“器识为先”的教育理念,这可以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能路线,希望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起而践行。

><br>杨斌教授</p><p>  教育这个词,特别耐琢磨。在中文里头,教与育是两个字,往起源上说,各有其意义。翻开《说文解字》,教,指的是“上施而下效“;育,说的是”养子使作善“。到了现在的表达中,如果分开来用的时候,教,更多的会强调偏正式的教与学,教书,教课,教学;而,育,除去主要集中于家庭的生养哺育之外,到了学校阶段,则一般更突出那些非正式的、非课程方式的培养,熏陶,化育,育人。</p><p>  教,就有教者、师者,教师,以及学生,学习者。育,就有生态、氛围、体系,跟教比,网状而非层级的色彩更重,参与的角色也更丰富但又不那么容易抓得住。二者当然是个融合、统一的关系,但是,对照起来做些思考,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角度来探究未来教育的问题。</p><p>  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一次居家进行学校教育的大规模探索。这句话听起来没错,但是深究一下——我其实不断地问很多人,居家进行的,到底算不算是完整的学校教育。以其中最有组织肯担当的中国学校来说,除了实验类的课程之外所有课程都能有秩序地进行,师生云上见面,课堂以不同平台多样交互的方式实现出来。</p><p>  如果在线教学的质量有保证,那么是否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完整的了呢?如果不完整,那么,还缺了什么?肯定不是体育课、实验课,一些学校连这些课都尝试着适度变形呈现到线上或分布实施了。认真思考这个“还缺什么”的问题,其实,像是个思想上的对照实验,给了我们一个追问教育的成果究竟都包括些什么的好机会。</p><p> <strong> 成人、成才、成群,大学教育的三类成果</strong></p><p>  学校教育,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各有其定位、价值。具体到大学而言,成人、成才、成群,这“三成”是我试着总结的三类成果划分。三个“成”,都是动词。</p><p>  成人,指的不是年龄、生理所自然带来的成年,而是独立、成熟、责任意义上的“长大”成人,人格、品格、性格走向成型,你是你自己了。成人是成才和成群的重要基础。坦率的说,现实中有很多大学生,也许成人的目标还没有达成,课程合格,学业完成,也许你会说他成才了,但一打交道、一过事儿,就会感觉还不成人;这种缺了成人做基础的成才,相当不牢靠,但靠毕业证书不一定分辨得出来。细想想,要达成成人这个目标,只是教,少了育,真不成。</p><p>  说到成才,教给予成才的贡献很大,因果逻辑链条相对清晰,实现起来比较有效。这使得这个“成”,有点儿独大,显眼、占地儿。很多说是教育研究的,说着说着,做着做着,就成了教学研究,甚至课堂教学研究。东北话叫抽抽,缩水了。这个(也许是)不经意的概念滑脱,却实在值得引起高度警惕。</p><p>  多元智能探索了这么久了,学校教育还是攥着逻辑数学智能和语言智能,甚至语言智能被过度逻辑化、形式化。才,在大学阶段中,也往往具体到某个专业,这并非不可以,但专中是否有着通做底色,通厚基础,通当钥匙?造成社会越来越巴别塔化的专业茧房这种病,不能靠放弃专业来治,而得靠加强通识来防。</p><p>  最后说说成群这个重要的教育成果,我们说的少,其实很不该。在“成群”的过程和结果中,包含着相当重要的价值观、规范、身份认同的互动与共享,目标是让每一代人中的每一个人,不只是成长为个体的成人,还成长为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有机一员。</p><p>  学校中的学生是流动性的,但,人走群立,这是学校教育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十分积极的贡献。成群这个目标的达成,育能做的贡献很大,不可或缺,同侪砥砺、社群建构是一种相互作育。教也应着眼于成群而教,但现实中成群常常被教学和教师给遗忘了。</p><p>  团队合作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高度推崇,也写在各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教学目的中的。但学校中评价和衡量学生却总是以个体为主,很难见到把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来做认可鼓励,算成绩非要分得清清爽爽才行,这里头其实是把一种社会原子化的价值观“悄悄地”迁移到了职场、家庭中去,须知这播下的可不是粒好种子。</p><p>  <strong>从重教轻育,到让育成为要领</strong></p><p>  现在的学校教育,不管是高等教育或是基础教育,观察起来,学校在“教”上下的功夫多,得法不得法先不评价,但是肯定是——资源投入集中、评价最为看重,抓手多指标细。而在“育”上,实事求是地看,学校之间、校长与校长之间,不同老师之间,差别就相当得大了。</p><p>  人们要么总是习惯于把育放到特色指标中去,是better to have而非must的指标,而不是评价学校、老师和教育成就的主流的,决定性指标。对育的投入,则总是爱说,这是个良心活,或是个无底洞。归根结底,育的衡量评价,不是那么有办法,育的投入和产出之间,成果不够显性,因与果之间大多要长期才看得到,过程还很错综复杂。</p><p>  教,常有计划;育,却靠发挥。人们回忆起自己求学时,说遇上了一个好老师,或赶上了一个好班级,不只是说他课教得好,班中学生都是优中择优,往往说的是这个老师改变了自己,这个班级影响了自己,靠的是,育。好的发挥,即兴中见水平,看似自然而然其实透着火候阅历老道。发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这是育的重要特点。</p><p>  再比如说,请特别认清:体育不是育体。学校在体育上下的工夫大,千万别误解为只是为了学生们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事实上,体育、运动,不同集体之间进行的很花时间的比赛(看看学校间那些安排稠密让人乍舌的赛季),育在成人和成群上的功效远比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来得重要得多,所谓育体,育的是个体、集体而非身体、肢体,体魄真是空担了个魄字;关于这一点,清华马约翰先生在1926年写的硕士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值得认真读,读懂弄通还要真心去做。</p><p>  有我的老师辈儿的老师跟我提,大学里头现在能做些什么,让男生更血性,血气方刚一些呢?我没敢说,这要真是被高度重视起来,按照刚才描述的这种重教轻育的路子,估计得想办法开一门课,有学分的课。君不见,希望加强领导力、沟通本领、批判性思维能力,就都开出了一门门直奔主题而去的课来。</p><p>  我把这叫做学分化、课程化,是竖井化和知识化的解法,我们要的结果是发生在价值观、品格、能力、素养上,不能靠着学了十六章的领导力和沟通的知识、理论,那都是些游泳书、菜谱,以及冠军运动员的新闻报道。动辄设课,是误解了教与育的关系和区别。当然,也凸显出在育上的少招无措。</p><p>  沿这角度捋到此处,如果看未来教育的希望的话,我认为,教与育的这个状态,可能会,也应该发生重要的变化,带来教育在过程与结果上的积极变化,当然也会给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们带来挑战与机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教重育轻、重教轻育的格局,也许该走向教与育更加平衡,并以育作为要领。教与育更平衡,但,育会成为要领。</p><p ><img src=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