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可持续发展包括一般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的理念、生源、课程、师资、经费、治理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未来时期,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党的领导,保持优良传统;重塑大学理念,摒弃急功近利;重视生源变化,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推动知识更新;加强教师培训,重塑师资队伍;打破传统模式,深化投入改革;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摘 要:大学可持续发展包括一般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的理念、生源、课程、师资、经费、治理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未来时期,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党的领导,保持优良传统;重塑大学理念,摒弃急功近利;重视生源变化,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推动知识更新;加强教师培训,重塑师资队伍;打破传统模式,深化投入改革;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关键词:大学;可持续发展;挑战;战略选择
2022年5月,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大会倡议,高等教育机构应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应利用所创造的知识和对后代的教育,为解决世界上一些重大问题作出贡献。什么是高等教育或大学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面临哪些挑战?未来时期应做出哪些战略选择?本研究拟就此进行探讨,期待能为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我们认为,大学可持续发展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一般可持续发展,一种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般可持续发展,即政府许可、生源充足、经费充足、办学条件充足基础上的发展,其判断标准是生源、经费等资源能不能持久地供应。如果政府许可下生源、经费等资源能够持久供应,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如果生源、经费等资源不能持久供应,则高等教育不可持续发展。一般可持续发展,其本质特征是资源的依赖性和持久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即以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大学只有很好地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才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的大学不为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那么,迟早要被社会所淘汰,被其他教育机构和教育形态所替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本质特征是知识的依赖性和持续性。
从一般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可持续的关系来看,一般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般可持续发展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公平不断取得新进展,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大学的理念、生源、课程、师资、经费、治理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第一,大学理念面临挑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实践和社会贡献。自现代大学诞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大学理念。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举,再到承担社会服务职责。为弘扬大学的文化和影响力,还要追求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过近千年的演进,大学理念愈发丰富和深刻,愈发接近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和使命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仅有百余年的积淀,早年的发展基本借鉴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和苏联的经验。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完全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影响全球的大学理念。这就造成了大学在追求快速发展、迅速扩张、尽快引领中,关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足的问题。有些大学理念不仅是短视的、“急功近利”的,甚至是不利于乃至阻碍大学自身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我们认为,我国高校有三种理念值得警醒。一是“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有些大学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的基本职能。须知,大学不仅仅是科学研究之所,更是人才培养之地。教学和科研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研为教本、教为研袭,必须均衡发展。二是“工具主义”理念。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我们有些大学过度强调“智育”而忽视学生其他素质养成,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急功近利”的理念。受这一理念影响,有些大学只顾追求各种“排名”,“目中无人”,与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人类精神家园”文化追求相去甚远。
第二,生源供给面临挑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数量不足,还是质量不高,都会严重影响大学持续发展,甚至将影响大学的生存。
未来我国高校的生源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适龄人口下降的挑战。有关研究预测,203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峰值年,2033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缓慢下降,以现行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2050年以后会下降得比较快。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是高等教育和大学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二是基础教育欠账较多的挑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升入大学的高中生,不仅音体美劳等综合素质欠缺,而且基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欠缺,导致大学不得不重新为其“补课”。不仅要补“三观教育”课,甚至要补“行为养成”课。高中和大学衔接不畅,似乎是“两个世界”。大学面临“补课”与“上新课”的“双重”压力。三是“网络一代”“数字一代”的挑战。新时代的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的显著区别在于,他们“生于网络”“活在网中”,是典型的“网络一代”“数字一代”。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无论是教育教学观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课程内容面临挑战。课程内容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学生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物质”基础。大学应将哪些课程内容、哪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历来深受各国高度重视。大学作为“高深学问”之地,近千年来,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能够不断创造新知识,并且能够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人才,以及能够用所创造的新知识服务于社会。从根本上说,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是近千年来世界大学生生不息的源泉。作为大学群体,必须不断创新知识;作为大学个体,要么创新知识并传授新知识,要么用其他大学创造的新知识培养学生。如果大学既不能创造新知识,又不能传授新知识,这样的大学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遑论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我国有些高校的课程内容来看,知识陈旧问题逐渐凸显。受“重科研轻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大学对科研实施“硬约束”,对教学实施“软约束”,导致许多高校的许多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精力用于忙课题、忙经费、忙论文,对于各学科知识的教学更新,则无暇顾及。导致有些学科知识更新无人问津,甚至出现“集体失语”现象。而仅有的更新也只能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应为学生提供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相关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或跨学科课程。所有高等教育项目都应该,甚至必须将其课程、教学和研究集中于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些倡议无疑加剧了对大学现有课程内容的挑战。
第四,师资队伍面临挑战。发展教育,教师为本。虽然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教师的作用有被弱化的趋势,但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的教育教学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呈现出专业知识综合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场景多元化、教学技术信息化、师生角色互换化、本科学习研究生化、职业规划提前化、学生生活社区化、教与学间失配化、大学校园无边界化等一系列新趋势。加之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一代”“数字一代”,他们对知识的学习、阅读、理解、接受和交流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实验和实践的需求更加迫切。数字化教育呼之欲出且已成必然趋势,大学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基于网络和数字化的教学技术却依然没有新变化。与改革开放前的老一辈教师相比,有些教师不仅缺乏理想与教育情怀,而且缺少温度和热情。他们只是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未能真正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和任务。尤其是,有些教师由于长期吃“大锅饭”,导致其基本处于“躺平”状态,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无疑不利于大学可持续发展。
第五,办学经费面临挑战。充足的办学经费是大学一般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相关调研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费情况略好,但是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的高校也出现了经费紧张的局面。对于众多省属高校,尤其是一些地市级政府所属的高校而言,特别是西部省区的地市级所属高校,经费大都比较紧张。基本建设滞后、设施设备维修经费不足尤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扩招时期兴建的许多校舍已到维修期,但因经费不足得不到维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据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课题组的调研发现,西部地区有些地市级所属专科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经费十分困难。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实习实训,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六,大学治理面临挑战。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引领、充足的生源和经费保障,以及高水平的师资之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亦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纵观国内外大学发展史,凡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大学,一定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非常出色的大学。
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与高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改革的系统性不足。现实中,许多高等教育问题并非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从小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需要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改革,而不能仅仅抓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积极性不足,我们的大学似乎仅仅是“大学的大学”,而不是“社会的大学”。大学外部的社会系统与大学的内部系统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忽视优先事项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哪些事项应该优先改革,哪些事项可以后改革,其中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如果优先项不解决,即使其他改革措施再好也无济于事,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如高校分类管理和评价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应首先对全国高校进行分类改革,然后再进行其他改革,否则在分类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其他改革举措越多,资源浪费越多。但是,我们研究发现,我国本科高校不仅分类不清,而且有352所本科高校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其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可想而知。
三是高校内生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们许多高校靠“等靠要”过日子,过度依赖国外的高等教育理论、过度依赖政府的资助,形成了管理惯性和管理依赖。时至今日,我们的许多高校甚至依然生活在“象牙塔”中,缺乏内生动力、缺乏自身造血功能,这无疑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基本制度规范欠缺。笔者发现,有些大学缺乏基本的教学制度、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缺乏基本的监督制度,再加上制度落实不力,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可持续发展乏力。
三、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历史,可将其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的“西风东渐”中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基本停滞;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的高速发展,在新时代跨进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2035—205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将会开启“东风西渐”历史阶段。为实现高等教育先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对国家产业、科技和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正视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未来时期应采取以下战略。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保持优良传统。大学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和保障。要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使高等教育率先走进世界前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向强的基本经验。
二是重塑大学理念,摒弃急功近利。应切实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纠正“工具主义”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将“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真正承担起培养德正、智丰、体健、美全、劳能,具有全球视野和情怀的“全人”教育使命。如此,我们的大学和社会才能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三是重视生源变化,改革教学模式。为应对来自生源的挑战,首先应落实完全学分制,推动终身教育。应积极推动落实2016年教育部制定的学分制政策,打破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走出高等教育受制于适龄人口涨落制约的怪圈。其次,应加快高考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一提“减负”就以降低基础课程难度甚至削减考试科目的“单向减法”,而要更加重视个人品行和素质养成,改变当下的应试教育局面。笔者认为,“快乐学习”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轻松学习”,而要循序渐进、遵循认知和学习与身体发育间的规律,最终将“快乐学习”体现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和快感上。再次,要加强“数字一代”研究,打造新型教育教学范式。应根据“数字一代”的特征,加快构建适合新一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大学教育从传统的“非数字大学生”时代向“数字大学生”时代的转变。
四是加强课程建设,推动知识更新。各大学应重视教学和学科知识的系统创新,使学生不断学到新知识,尤其是有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知识。在这方面,兰州大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最近几年,我们凝练“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发展思路,将学科传统优势和区域自然禀赋相结合,建成了一批独树一帜的特色优势学科,产出了一批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敦煌学等领域的优秀成果,并已纳入相关课程之中。今后,我们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四个服务”与“四个面向”相结合,紧密围绕为国家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一目标,持续创新知识,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为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支撑。
五是加强教师培训,重塑师资队伍。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及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栋梁之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应加强绩效评价改革。当然,从长远看,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使得教师都能自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过,对于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新体制转型过程中的高校而言,绩效评价制度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制度。最后,要加强培训,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
六是打破传统模式,深化投入改革。鉴于大学经费不足的实际,应继续保持或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自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以上。未来时期,相信各级政府一定会继续大力支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同时,应深化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打破以往经费投入模式,建立新的多渠道筹措资金模式,以确保高校的办学经费需要。就高校自身而言,尤其是部分省属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市级所属高校,应开源节流,拓展新的经费来源渠道。如采取混合所有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办学;或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开展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增加办学经费;或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增加办学经费。总之,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寻找办学经费,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七是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首先要对教育进行系统性改革。与此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特别要制定和完善捐资助教的奖励性税收政策,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其次要加强优先事项改革,对优先事项进行优先改革,避免资源浪费和使改革陷入误区。再次要处理好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关系、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形成广大高校主动发展、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最后要切实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解决好规章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立足长远,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严纯华,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