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钱报记者追踪呼吸领域的领先创新成果(引题) 

想要“哮逐颜开”,规范用药是关键(主题)

钱江晚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金薇薇

“秋冬交替,气温跨度明显,尤其是老年哮喘患者应注意防护、正确控制哮喘等慢性病。加上近期支原体肺炎高发,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快速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哮喘学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说。

慢性呼吸道疾病已经跻身全球“四大慢病”之一,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中占比达10%。

其中哮喘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身心健康。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4570万哮喘患者,超过7成的哮喘患者未实现完全控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哮喘患者一年急性发作率高达83%,因哮喘控制不佳导致的急性发作住院率达22.62%,为欧洲的3倍。

所以,包括哮喘在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防治刻不容缓,需要社会各界推进落实“促防诊控治康”全面照护工作。

11月6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橙新而来,哮逐颜开”媒体沟通会上,我国呼吸界著名专家们展示了在哮喘领域领先的创新成果和优质医疗资源,同时交流分享关于我国哮喘疾病综合防治水平的实践与思考,并围绕患者生命周期全病程管理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沈华浩教授也在会上透露,我国最新的哮喘防治指南,将对常规的哮喘规范诊治、不典型哮喘、提升长期吸入制剂依从性给以更多的关注;同时对困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重度哮喘如何在诊治上进一步规范和治疗也有了新指导。

不典型哮喘常被忽视

常见误区被逐个击破

哮喘分为典型哮喘和不典型哮喘。

典型哮喘,顾名思义,病人有典型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2019年发表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人哮喘患者数量达到4570万,儿童患者根据预估是1500万,两者相加大约有6000万哮喘患者,这部分患者属于典型哮喘。

不典型哮喘现在有咳嗽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和胸闷变异性哮喘,其中胸闷变异性哮喘是沈华浩教授团队2013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的临床新类型。“病人只有胸闷这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胸闷加之呼吸受阻,与慢阻肺类似但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等哮喘诊断特征。”沈华浩教授提醒,“有过敏家族疾病史、慢性咳嗽大于8周且夜间为重或有不明原因的胸闷,都应引起重视,诊除不典型哮喘,必要时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

对于哮喘,很多人不在意,甚至存有误区。

误区一:轻症哮喘好转不用干预

“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咳嗽、胸闷、气促,轻症情况下能够自行缓解或者突然好转,导致很多患者并未真正意识到哮喘的危害,错误地认为不治疗也没事或者症状减轻可以先停药或减药,给哮喘急性发作埋下巨大隐患。”沈华浩教授表示,“哮喘病情长期存在且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若因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未正规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控制不佳,多次累积加重,最终将进展成重度或难治型哮喘。

误区二:哮喘的治疗目标是根治

“哮喘目前没有根治的药物。”沈华浩教授表示,“我们需要区分‘根治’与‘治愈’的概念。哮喘不能根治,但哮喘病人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后,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我们所说的‘临床治愈’和‘根治’不是一回事。病人经过治疗以后没有哮喘发作,完全可以正常地回归健康、正常生活。”

误区三:得了哮喘就会反复发作

部分哮喘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沈华浩教授表示,“良好的控制能够减少急性发作以及肺功能损害,达到理想控制水平的患者可以回归正常生活,锻炼都可以正常进行,甚至成为专业运动员。”

控制哮喘做好三件事

其中规范用药是关键

想要控制哮喘,沈华浩教授说,一定要做好这三件事。

先从根源上避免诱因。识别并远离过敏原,减少哮喘反复发作、急性加重的可能性。在流感高发的时期,生活与饮食上也需要做好自我管理,避开疾病诱发源或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尽快前往医院就医。

接受肺功能查询。“对于哮喘高危人群,我们会建议他去做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实验。”沈华浩教授表示,有家族哮喘病史或者有家族过敏史,以及低体重儿和早产儿,这些都是哮喘高危人群,得哮喘的概率会比较高。另外,在6岁以前得过呼吸道感染或者呼吸道疾病的儿童,相对得哮喘的风险也会升高。”

规范用药是关键。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缓解性药物以及附加治疗药物。控制性药物主要治疗气道慢性炎症,需要长期使用,因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强化哮喘控制十分重要。显然用药装置越简单,药物使用越便利,患者的依从性越高。

哮喘治疗目标首先是尽最大程度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这些年很多药物上市,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后约80%的病人能够得到控制。”沈华浩教授介绍,“尽管表现不同,不典型哮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胸闷变异性哮喘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ICS/LABA联合使用被视为初始治疗首选方案之一。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是持续存在且尚无法完全彻底消除的,因此这类控制药就跟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一样,需要每天使用,只要医生没有主动要求停药就应坚持使用。”

哮喘患者中6%为重度

还需探索长期规范化系统化全程管理

据估计,中国成年人中约有4600万哮喘患者,其中,6%为重度哮喘患者。

怎么样的患者才算是重度哮喘呢?与会专家表示,重度哮喘患者需要用高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第二种控制药物(和/或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才能维持“控制”,或尽管采用了这种疗法仍表现为“未控制”的哮喘。重度哮喘患者也可根据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是重度哮喘的核心发病机制,嗜酸性粒细胞是关键效应细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是重度哮喘最常见的表型,真实世界中的重度哮喘中83.8%是嗜酸粒细胞型。此外,研究发现中国重度哮喘患者中嗜酸粒细胞性哮喘占比高于西方。

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以下简称:SEA)患者疾病负担重、控制率差,容易急性发作,往往可能因病情严重恶化而需要住院治疗,甚至危及生命。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通常症状控制不佳,导致肺功能下降,急性发作频率高且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疾病具有较高的疾病负担。由于我国尚无治疗此类哮喘的生物药,因此,亟需一种既有效又耐受性良好的疗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减轻SEA患者的疾病负担。

我国哮喘患者人数众多,防控工作迫在眉睫。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30》政策的出台,呼吸学科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支持。经过历代呼吸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包括哮喘在内的呼吸慢病诊疗生态圈的构想已逐步清晰,未来将聚焦呼吸慢病的科学防控、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疾病康复全病程解决方案,并结合不同层级医院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国家健康战略,更新呼吸慢病的管理模式,实现长期规范化系统化全程管理,从而减轻呼吸慢病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企足而待。

申明

教育信息网健康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原标题:想要“哮逐颜开”,规范用药是关键

来源:钱江晚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