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在乐清有这样一位“90后”爸爸,他用六年时间写下22万字,倾情记录“10后”女儿徐偶得从出生到幼儿园毕业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文字为女儿构建一座童年的“时光博物馆”。


写给女儿的童年记事本


“你出生的那天,爸爸也‘出生’了,和你一起嬉戏一起学习一起玩闹,我再一次变成了孩子,开启第二次童年。”徐繁在《第二次童年》里这样写道。

2017年,对于徐繁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小天使 ——女儿徐偶得。

徐繁的童年,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和模糊的记忆。他的父亲是一名专业摄影师,然而,为他人拍摄了无数精美照片的父亲,却只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一张彩色照片。这成为了徐繁心中难以言说的遗憾,也让他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他要为女儿留下一个完整的、充满爱与温暖的童年记录。

为此,本就热爱写作的徐繁自然而然地开始用文字记录女儿的成长。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便在公众号“两行”和视频号上,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女儿成长的每一个珍贵瞬间。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蹒跚学步…… 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徐繁的笔下,都变成了充满爱意的篇章。

随着女儿幼儿园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徐繁意识到,女儿这段纯真无邪的学前时光即将画上句号。就在这时,一位从事出版业务的朋友向他提议,为何不把这些记录整理成书呢?他立刻行动起来,开始从众多的记录中精心挑选那些最有趣、最有意义的篇章,汇编成书,帮助女儿留住珍贵的童年宝藏记忆。


6年22万字倾情记录


《第二次童年》这本书分为有趣有童年、有闲有未来、有梦有远方、有爱有情义四个章节,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6年,字数达22万字,有散文、诗歌、漫画和图说。其中30多幅有趣的手绘漫画和图说,都是出自徐偶得之手,这更为全书增色添彩。

翻开《第二次童年》,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徐偶得童年世界的大门。如在参观毛爷爷故居后,偶得看到一只青绿色的小甲虫沿着徐繁的胳膊爬上徐繁的左边鼻子上,偶得便伸出食指,假装另一只小甲虫从徐繁的右边鼻子往上爬,“我和小甲虫在鼻尖碰头后,约好一起往徐繁的鼻孔里爬去。”在“偶得漫话”里偶得这样描述,如此生动有趣的描述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徐繁育儿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家长都在拼命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但我认为童年应该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玩耍 。”徐繁表示,他出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从“卷”的状态走出来。

徐繁深知,陪伴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付出,更是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他会和女儿一起在田野里奔跑,追逐着蝴蝶,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会和女儿一起窝在沙发里,看着有趣的绘本,沉浸在奇妙的故事世界里;会和女儿一起动手做各种美食,在厨房里留下欢声笑语。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互动中,徐繁和女儿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也让女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书写《第二次童年》的过程,也是徐繁被童年治愈,与社会和解的珍贵时光之旅。他说,很多自己现在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遇到的瓶颈障碍,都在“第二次童年”时期找到了成因和答案,这是一段寻找初心和自我的修行。

“我希望通过记录与孩子共度的欢乐时光,唤醒大家对童年的记忆,能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开启‘第二次童年’。”《第二次童年》作者徐繁说。


会继续用文字记录


《第二次童年》一经出版,便在读者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乐清的一位老师郑老师,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深受触动。她不仅自己沉浸在书中的温暖故事里,还迫不及待地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自己的学生。

徐繁童年的发小,虽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同样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一口气买了十五本。他说,这本书让他回忆起了自己和徐繁的童年时光,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日子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他还打算把这些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家里的小朋友,让这份温暖和美好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第二次童年》的出版,并不是徐繁记录女儿成长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徐繁表示他计划以每三年为一个阶段,持续记录女儿的成长历程。

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徐繁希望融入更多女儿自己的创作。徐繁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更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用心去记录那些珍贵的瞬间。他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温暖故事。这些故事,都值得被记录,被珍藏。

“童年很漫长,童年也很短暂,出书记录下偶得童年的成长故事,‘为未来保存现在的记忆’,是我们父女情谊的特殊见证,可以在偶得往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一份能量补充剂,带给她更多被爱的幸福感和对抗成长挫折的勇气。”徐繁说。

原标题:6年22万字倾情记录女儿成长 90后爸爸出版《第二次童年》

来源:温州晚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