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约再创新纪录,小将崛起未登顶,男子网坛“姜还是老的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许云峰

年终七冠王诞生!19日结束的ATP都灵年终总决赛男单决赛中,塞尔维亚天王德约科维奇直落两盘击败意大利新星辛纳,第7次捧起年终总决赛冠军奖杯,超越瑞士天王费德勒(6次),成为男子网坛年终冠军第一人。本次年终赛对于德约科维奇来说是一次“纪录之旅”:1987年出生的德约科维奇刷新去年个人创下的赛会最高龄单打冠军纪录,德约科维奇第八次成为年终世界第一后,20日起达成世界排名第一400周的里程碑,持续巩固自己在男子网坛的历史地位。

“新老对决”成为一大看点

美国《网球世界》称,这场年终赛的胜利是德约科维奇职业生涯第98个ATP单打冠军,距离吉米·康纳斯创造的109个男子单打历史纪录还差11个,距离职业生涯103个单打冠军、历史排名第二的费德勒还差5个。网球名人堂成员吉姆·考瑞尔认为,德约科维奇打破康纳斯的纪录“绝对在他能力范围内”。

“新老对决”成为本届年终赛的一大看点,而德约科维奇用成绩证明“姜还是老的辣”。他在半决赛横扫2003年出生的西班牙超级新星阿尔卡拉斯,还复仇了主场作战的22岁小将辛纳,本届年终赛的小组赛中,辛纳曾以2∶1挑落德约科维奇。

本赛季豪取55胜6负的德约科维奇称,能够战胜辛纳让这周别具意义,“我对过去两天击败阿尔卡拉斯和辛纳的表现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可能是当今世上仅次于我和梅德韦德夫的最强两人,我必须想办法赢得比赛,而不是等他们拱手让出胜利”。

今年德约科维奇在澳网、法网和美网上赢得3个大满贯冠军,斩获24个大满贯男单冠军的他领先排名第二的纳达尔2个。2003年法国公开赛冠军费雷罗认为,德约大满贯男单24冠的历史地位无可动摇,“德约科维奇的数据毫无争议。你可能更爱纳达尔,或更喜欢费德勒,但就数据而言,史上最佳就是德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职业生涯中唯一没有赢得的奖杯和头衔是奥运会金牌,但他有望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做到这一点。

“00后”三小将

回顾本赛季男子网坛的“新老对决”,阿尔卡拉斯、辛纳是不得不提的两个名字。今年总战绩为65胜12负的阿尔卡拉斯在温网男单决赛中击败德约科维奇,展现自己接棒“三巨头”潜力的同时,粉碎了后者横扫年度四大满贯赛的美梦。辛纳在年终总决赛小组赛终结了德约科维奇的19连胜,本次年终赛取得4胜1负,呈现上升趋势。

德约科维奇和教练戈兰·伊万尼塞维奇预测,本赛季获得4次巡回赛冠军的辛纳总有一天会赢得大满贯冠军并登顶世界排名。

对于后浪的冲击,德约科维奇也有清醒的认识。本届总决赛,他将“00后”三小将辛纳、鲁内和阿尔卡拉斯赢了个遍。德约科维奇说:“他们是未来的三巨头,这毫无疑问,他们将引领这项运动继续发展,只要我觉得可以且能在大赛击败他们,我就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继续走下去。不过一旦他们能打爆我,我就会考虑暂时淡出职业网坛,甚至永久退出。”

除了德约科维奇宝刀不老,当今男子网坛的势力版图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动,欧洲仍是核心地带。专业媒体“网球”网站称,有关欧洲男子网球衰落的报道被大大夸大,“世界队在拉沃尔杯轻取欧洲队再度蝉联冠军,加拿大队是戴维斯杯的卫冕冠军,ATP前100名中美国球员最多……但今年ATP年终总决赛的八名选手——从年龄最大的德约科维奇到最年轻的阿尔卡拉斯,全部来自欧洲”。

中国男网“集团作战”

本赛季,中国男网选手表现也是亮点不断,呈现“集团作战”态势。其中,吴易昺(目前排名第118)在ATP250达拉斯站封王,成为公开赛时代以来首位拿到巡回赛男单冠军的中国男网球员。“一哥”张之臻在法网和美网晋级第三轮,并先后杀进ATP马德里大师赛8强、上海大师赛16强,创中国男网球员赛会最佳成绩。张之臻还斩获杭州亚运会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男子网球时隔29年再次夺得亚运男单冠军。目前,排名第59位的张之臻锁定一张明年澳网正赛席位。

中国男网“三剑客”中的小将商竣程(目前排名第185位)在北美赛季的亚特兰大(ATP250)和华盛顿站(ATP500)一路从资格赛打入16强。布云朝克特同样可圈可点,他在高级别挑战赛CH125首尔站封王,成为继吴迪、张择、吴易昺、张之臻以及商竣程之后第6位在挑战赛夺冠的中国男网选手。持外卡参赛的布云朝克特还在上海大师赛闯过首轮关,目前排名第168位。

ATP官网称,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的网球事业正飞速发展,球场、比赛和教练在全国各地涌现。“虽然阿尔卡拉斯可能是最受欢迎的球员,但中国一线球星吴易昺、张之臻和商竣程让男子网球登上更大舞台,这一点值得称赞”。

此外,ATP官网认为中国有望复制“瑞典网球奇迹”——在比约·博格登上世界之巅后,瑞典网球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有7名球员跻身世界前25位。“这似乎看起来有些遥远,但是如果吴易昺、张之臻等人状态持续火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原标题:德约再创新纪录,小将崛起未登顶,男子网坛“姜还是老的辣”

来源:环球时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