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五中雏鹰航模社团的队员在组装遥控模型飞机。学校供图
近日,北京市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入校活动持续进行,北京市教委相关处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的领导和专家陆续走进怀柔区第五中学、平谷区第五中学和东城区广渠门中学,通过干部访谈、教师座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围绕“好课、好老师、好活动设计、好评价方案”开展大调研和大指导。
亮点 1
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方式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根据新中考方案,化学等四门学科为考查科目,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从考试变为考查,化学如何摆脱应试、回归教学本身?
“这节课,我只给孩子们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二是书写方程的步骤是什么?”11月6日,在平谷区第五中学初三(7)班的化学课堂上,本应以学习背诵化学方程式为主的一节课,学生们却被教师张一平提出的两个问题改变了学习方向。
张一平表示,这是两个递进关系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到课本中找答案,“这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的方式,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探索。这也正是中考改革新理念的体现。”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同样逐渐远离“死记硬背”。平谷五中初二(6)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张立如带领孩子们上的是一节“做守法公民”的复习课。课上,张立如将社会真实情景“司机徐某违法犯罪的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设置问题,探究答案。“河南发生水灾时,哪些画面让我们感动,为什么?”“志愿者视频对于我们服务和奉献社会有什么启示?”在怀柔五中初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赵美英通过视频、文本材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亮点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金利点评张立如的课堂时建议,可以引入一个更加综合的情景,并且通过设计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挖讨论,会理解得更加深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一节复习课,还需要引进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串起知识点,做好知识整体链接和关联。
对于如何落实新中考改革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学校和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考。张立如表示,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要回归问题导向,多开展议题式教学,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回归活动设计,多一些学生参与性、实践性强的活动。
平谷五中副校长屈志革介绍,中考方案发布后,学校立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掌握改革精神,并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对于考查科目,学校引导教师树立为高中打好基础的教学意识;从减负的角度出发,学校加强作业设计,增加实验类、探究类作业,引导学生更多地动手操作和设计;从提高课堂效率角度来说,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从教研角度来说,做好时时教研和集体教研相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通过学习和培训,学校教师认识到,教学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怀柔五中校长周志峰表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对新课标要常学常用、活学活用,更好地发挥“教材是个例子”的导向作用。
广渠门中学也在第一时间制定了该校落实北京新中考改革工作的初步方案,在落实课程标准、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并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确保教学质量、育人质量。(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原标题:北京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入校活动持续进行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