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观察 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观察 > 列表
教育观察
教育评阅

办学条件信息化的未来图景

可以预见,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日渐成熟,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日益显著,首先就是办学条件的信息化。 可以预见,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 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为学习者开展多样化、数字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目前,大数据在教育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利用信息化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实施有针......

2018年01月18日

慕课如何“打开”教学新方式

1月15日,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有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课程。 【新闻回放】1月15日,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

2018年01月17日

推广慕课,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1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全国首批共有490门课程入选。 1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全国首批共有49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入选课程以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其中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创新创业课以及思想......

2018年01月17日

网络时代 优质教育人人共享

专家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新时代教育面临新变化,在缓解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方面,网络教育将发挥更大作用。 ...

2018年01月17日

我国慕课建设步入世界前列

记者1月15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有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清华汉语”等中国慕课进入2016年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前列。 记者1月15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有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清华汉语”等中国慕课进入2016年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前列。教育......

2018年01月16日

思政课“混合教学”让手机变成“抬头利器”

上思政课,学生不抬头怎么办? 上思政课,学生不抬头怎么办?这大概是大多数思政课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手机逐渐成为“课堂公敌”,理论再深刻,案例再精彩,大学生似乎都无法让自己的注意力从那小小的屏幕中抽出来。然而,近几年清华大学在思政教学上的探索,让手机变成了辅助教学的“抬头利器”。用手机“上课”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给改革开放打多少分......

2018年01月16日

在线教育:经历一场“加法”

在中国,慕课与课堂相结合,慕课成绩转换为学分,慕课与招生相结合……慕课与教育的融合给慕课的中国化加快了进程。 在中国,慕课与课堂相结合,慕课成绩转换为学分,慕课与招生相结合……慕课与教育的融合给慕课的中国化加快了进程。回顾2017年,在线教育又经历一场“加法”,有的内容融入了在线教育,有的内容还在努力中。2013年,慕课来到中国,2014......

2018年01月16日

善用在线教育促进“双一流”建设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慕课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等。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慕课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等。众所周知,目前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范围很广泛,在本文中,笔者对在线教育并不作精细的区分与辨析,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极宽泛的概念,包括高校提供的所......

2018年01月16日

任友群:教育信息化进入创新发展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内涵丰富,我们认为给全体人民提供更加均衡、充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更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是其中要义。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内涵丰富,我们认为给全体人民提供更加均衡、充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

2018年01月15日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的使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过分强调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学习者的独立人格、自主探索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培养,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过分强调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学习者的独立人格、自主探索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培养,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其......

2018年01月15日

扫黄打非办推出网络安全课课件

寒假将至,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近日部署推动网上“护苗”行动,加强寒假期间网络环境整治,发布并推广“护苗·网络安全课”系列课件,向孩子和家长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和网络素养。 寒假将至,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近日部署推动网上“护苗”行动,加强寒假期间网络环境整治,发布并推广“护苗·网络安全课”系列课件,向孩子和家长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

2018年01月15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

2018年01月15日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情况介绍

一、推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背景。201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这种新型课程及教学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校的围墙,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一、推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背景201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迅......

2018年01月15日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举行

1月15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在京举行,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成绩和经验,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示范带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1月15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在京举行......

2018年01月15日

从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看创客教育

同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一样,教育发展史也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变迁。从古到今,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3次重大的教育变革,每一次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发展,都带动了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发展。 同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一样,教育发展史也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变迁。从古到今,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3次重大的教育变革,每一次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发展,都带动了教育......

2018年01月11日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非常枯燥的静态教学材料,转变为集声音与视觉为一体的动态视频效果,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学习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非常枯燥的静态教学材料,转变为集声音与视觉为一体的动态视频效果,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学习内容。因为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很好地融汇音频、图像、图形和文字等不同形式,用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非常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因此,多媒体技......

2018年01月10日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发展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形式。 随着科技发展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利用图片、声音等形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最大的获得知识,训练技能,达到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优化整合,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和使用语......

2018年01月10日

“超客·超元·创客”的实现方式

上期,我以“聊起”和“问起”两块内容,表达了对创客教育与数学学科的课程整合的现状和目标的观点,本期继续说一说对创客教育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上期,我以“聊起”和“问起”两块内容,表达了对 教育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建起:怎样探索建构小学数学教育及其课程整合的创客教育——大道至简?具体实践中,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增强问题意识,探......

2018年01月10日

在线教育:从野蛮生长到因人施教还有多远

打造管理科学、行业规范、从业者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兼备、受教育者满意的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传统教育之外,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线上教育正方兴未艾。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23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7.2%的受访者接受过在线教育;64.2%受访者觉得线上教育学习效果好。另一面,54.1%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职业道......

2018年01月10日

浅议如何上好微课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线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走进课堂,并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呢?一、突出“具体而微”的特点微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浓缩。在组织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它的基本......

2018年01月10日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4 www.e-chin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2164号